涂辉龙 博士,JP
全国政协委员
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主席
11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公布了《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聚焦四大方向致力深化和扩展香港作为全球文化艺术交流枢纽的角色,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为香港未来的文化艺术和创意产业发展订下清晰愿景、原则和发展方向。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主席、海雅集团董事局主席涂辉龙博士撰文指出:《蓝图》不仅反映了特区政府对文化艺术和创意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更体现了对未来城市定位和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思考。有助于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地位,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讲好中国故事。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给予香港新定位,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成为香港的一张新名片。11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公布了《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下称蓝图),聚焦四大方向致力深化和扩展香港作为全球文化艺术交流枢纽的角色,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为香港未来的文化艺术和创意产业发展订下清晰愿景、原则和发展方向,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地位。笔者认为,《蓝图》不仅反映了特区政府对文化艺术和创意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更体现了其对未来城市定位和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思考。《蓝图》将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放在重要位置之余,亦提出发展香港特色文化内涵。强调了完善博物馆体系、丰富市民对中华文化认识的重要性。这不仅是提升本地居民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吸引游客、带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人才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蓝图》指出,要培养熟悉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才及配合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可通过设立专门的培训课程和学术项目,确保新一代艺术家和学者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专业技能,这些兼具国际视野与深厚家国情怀的专业人才,将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关键力量,助力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将香港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意之都和流行文化之都,关键在于提升硬件设施的质量,并同时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近年来,西九文化区的建设堪称典范。文化区内集M 博物馆、戏曲中心、自由空间、艺术公园于一体,不仅提供了世界级的艺术表演场地,还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此外。通过增加公共艺术装置、组织街头表演等活动,可以让市民更加贴近艺术,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同时,推广香港流行文化,如电影、音乐和时尚设计,有助于提高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香港本地文化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香港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香港艺术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现已成为国际知名的艺术盛会。《蓝图》积极鼓励搭建国际化平台,举办更多大型、多元化和创新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利用香港国际化策展和创作技巧,在海外推广中华传统文化。与此同时,香港的文化社团也是推动中华文化传播不可或缺的力量,各社团可发挥各自优势和网络资源,在政策对接、活动策划、教育推广等多个领域与政府展开合作,深入不同社群,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对于香港的长远发展,构建健康且富有活力的文创产业生态圈至关重要。《蓝图》提倡建设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创作到销售形成闭环管理。同时,开拓多元发展阶梯,培训本地人才,并吸引海内外精英,完善文创人才库的生态链。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文创领域,让文化艺术和创意产业界与商界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通过举办商业洽谈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形式,为文创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进而推动其向更高层次迈进。《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为香港未来几年的文化艺术与创意产业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的画卷,既着眼于短期的经济效益,又关注长期的文化积淀和社会影响。通过在四大方向协调发展,《蓝图》有望引领香港走向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时代,擦亮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招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讲好中国故事。